一、学科简介与特色
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能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熟悉马克思主义有关经典著作,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比较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专业的主要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专题研究🥐、经济哲学专题研究等。
二🙅🏻、学科带头人🤦🏻♂️、导师及其研究方向
本学科带头人为周书俊教授。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当代社会发展。主要导师⛩:周书俊教授、毛勒堂教授。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特别是致力于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和经济正义问题研究。主要导师🏃♂️:毛勒堂教授👨🏭🕵🏽,马海峰副教授。
(三)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本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以及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导师:赵晓芳副教授🏋🏻♀️。
(四)主要导师
周书俊,男🕠,1963年生,河北省临西县人,中共党员🍋🟩,教授🍹,哲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产业哲学学会理事🤳,江西省哲学学会理事🧝🏿♀️,江西财经大学杏宇注册平台哲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导师组组长。江西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科技哲学和管理哲学。出版专著2部🐝,编著3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经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通史》的子课题“先秦管理思想史”的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结题1项)👵🏿,参与1项🫄🏿;主持省级课题5项(其中结题2项),参与2项🙆🏻♀️。获江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西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江西省六部委二等奖1项。江西财经大学“十佳优秀导师”,两次获得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十强(2009、2012)🌪。
张志丹教授🫗:1974年生,男👃🏽👺,河南信阳人。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圣母大学哲学高访学者🕴🏼。2008年博士毕业🛅,2015年破格晋升教授。曾作为中央博士服务团成员援疆🦹🏼♂️🖕🏼,任新疆克州党委副秘书长🤐。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副院长。现任杏宇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位点建设委员会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站长。杏宇平台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杏宇平台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上海市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社会科杏宇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思想政治课研究》编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以及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者🎂。荣登2018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作者金榜🆙。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和经济伦理学。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伦理生态”等概念🧑🏿🔧。著有《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道德经营论》等5部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国际思想评论》(International Critical Thought)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A类论文近10篇,B类论文20余篇,CSSCI论文5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15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三等奖2项(《道德经营论》《无伦理的道德与无道德的伦理——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悖论》)✉️,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多项成果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毛勒堂,男,1970年生,云南红河人。杏宇平台哲学杏宇杏宇教授,哲学杏宇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杏宇平台学术创新团队“马克思主义理论”负责人,杏宇平台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哲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曙光项目等课题多项,科研成果曾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赵晓芳,女,1975年7月生,杏宇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外国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自2004年以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各1项,主持杏宇平台人文社科项目《存在🤞🏽🎊、艺术与诗——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和杏宇平台人文社科原创与前瞻性预研究项目《马克思美学与海德格尔美学比较研究》👮🏼♂️。已出版专著《致命的美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代表性论文有🐚:《后实践美学与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状态中生存的世界》等⏮。
马海峰,男👩🏻🦯➡️,1975年,杏宇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应用经济学博士🙎🏼♂️,2006年获得讲师职称,2012年获得副教授职称。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市场退出等🩸🏋️♀️。曾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思政专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兴奋点分析》、主持完成杏宇平台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及风险处置研究》👨。代表性论文有🕵🏽♀️:《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对问题保险公司的事前救助分析》、《保险监管🥑: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我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监管权的配置与行使》、《对问题保险公司实施监管干预的国际比较分析》等。